社保資金缺口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,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昨日在中國發(fā)展高層
論壇上表示,社會保險的基本屬性是保險,而不是公共財政屬性。1997年以前社會養(yǎng)老制度沒有建立,企業(yè)職工沒有繳納社保不僅形成了社保缺口,也催生了巨額國有資產,只有通過劃撥國資充實社保,才有條件降低社保繳納費率。國資劃撥社保目前進展如何?有幾種形式呢?
方案1:國企股權劃入
已試水實施
事實上,國資劃入社;鸬奶岱ㄓ蓙硪丫,但是目前比較明確的還是股權劃入方面。根據2009年發(fā)布的《境內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辦法》,今后凡國家擁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內向公共投資者首次發(fā)行和增發(fā)股票時,均按照融資額的10%將國有股權劃撥給社;鸪钟校绫;鹂梢杂袃煞N選擇:直接持有股票或售出股票持有現(xiàn)金。
國有股轉持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(fā)行股票并上市時,按實際發(fā)行股份數量的10%,將上市公司部分國有股轉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。
國資委數據顯示,截至2011年底,全國國有企業(yè)(不含金融類企業(yè))已劃歸社;饑泄蓹2119億元。
日前,山東發(fā)布的《關于深化省屬國有企業(yè)改革幾項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》就提出,劃轉省屬國有企業(yè)30%國有資本充實省社;,旨在促進山東省屬一級企業(yè)股權多元化和現(xiàn)代企業(yè)制度建設。
首都經貿大學產業(yè)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表示,國有股劃轉社;鹗悄壳白羁尚械霓k法,劃轉國有股從表面看是讓社保基金賬戶的資產增加了、規(guī)模擴大,解決可能面對社保基金缺口問題。但一旦企業(yè)出現(xiàn)資不抵債、實施破產等問題,還極有可能連累到社;,因為社;鹪谙硎軝嗬耐瑫r,也要承擔責任。
方案2:國企紅利上繳
最可能方式
近年來,要求提高國企紅利上繳比例,并將更多國企特別是央企紅利納入公共財政預算、用于民生的呼聲越來越大。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“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,到2020年提高至30%,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”。
早在2013年,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中石化集團董事長傅成玉就建言,國有上市公司的股份,尤其是央企的一部分股份讓社;鸪钟,每年分紅補貼給社;饋斫鉀Q問題。
去年5月,財政部要求國有獨資企業(yè)應交利潤收取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,應交利潤比例最高的行業(yè)達到了25%。隨著這一政策出臺,加之央企及地方國有企業(yè)高管限薪,事實上國企紅利已經有了向社保基金“充值”的能力和本錢。
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崔長林表示,提高國有企業(yè)紅利劃轉社;鸬谋壤,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比劃轉國有股權強,風險也更小,甚至可以說沒有風險。而且,這樣做可以避免目前國企紅利被反投國企、其他群體享受不到的問題,使國企紅利能夠惠及更多人群,真正做到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。
方案3:變賣國有資產
可能性極低
早在2010年,全國國有資產規(guī)模已超過40萬億元, 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就曾表示,國有資產巨大但卻很少向國家分紅,其收支缺乏監(jiān)督。“除了上繳利潤,應該加速國有工商企業(yè)和金融企業(yè)資產的社會化,變賣一部分國有企業(yè)資產,來補充社會保障資金,改善收入分配。”
變賣國有資產曾被專家多次呼吁,全國社保理事會會長項懷誠也在央視《對話》現(xiàn)場談及1997年以前就退休的老人時說; “已經退休的老人,就把國有資產變賣了,給他們養(yǎng)起來就是了。為什么?因為這些資產就是他們創(chuàng)造的嘛,他們實行低工資,從牙縫里省出來創(chuàng)造這個財富。”
然而在國家層面卻不得不把這視為不到萬不得已的“最后選擇”,因為從國有資產保護的層面看,這項政策出臺后容易“跑偏”,國有資產變賣難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,少數人乘機發(fā)國資財,損失的是國家利益。
十八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提出,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,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(jiān)管,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。